树立科学的美术观是中国美术家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经验
美术资讯 | 来源:万卷美术    浏览数:    更新时间:2014-4-20

端正美术观,使自己的艺术生产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是中国美术家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经验。然而,近百年来,又正是这个问题受片面性的干扰最严重,引发的争论最多,形成科学认识的难度最大。当然,在这个问题上积累的认识成果也最丰富。

在现代中国,居主导地位的美术观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美术”。

这个美术观的核心,是它的价值系统——深厚的人民性、浓郁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

艺术是人民创造的,艺术属于人民,“为人生而艺术”是中国数代美术家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为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开辟了无比广阔的前景,是美术家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

(1)把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多样化的审美需求作为艺术生产的根本目的,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和接受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本导向。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中表现自我,在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中实现自我价值。要站在社会主义审美理想的高度,站在进步的和人民的立场上,对普遍的社会心理进行提炼、加工和改造,使之上升为既有深刻的理性内容又符合群众审美习惯的审美意识,从而使群众的心理和行为更加自觉,更能发挥创造历史的主动性。谁真正以艺术服务于人民,谁的作品就有生命,有活力,人民就欢迎,就满意。那种漠视人民心声,一味沉溺于个人的自我抒发是行不通的;那种以追逐个人私利为目的的创作行为是应坚决反对的。

(2)美术发展和繁荣的最深刻根源,在中国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之中。美术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认识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和精神生活的进步,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获取艺术创作的原料、灵感、思想和艺术技巧的无尽源泉。

(3)美术创作要着力于表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生活。要从现实生活中吸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反映波澜壮阔的现实,深刻地生动地表现人民群众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形象。要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为中介反映生活,注意不同阶层、不同方面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分析他们的社会心理,把握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关心的课题,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要,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采用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那种不关心群众看懂看不不懂的问题,甚至认为越是群众看不懂越显得高级的做法,实质上是自绝于观赏者。

(5)美术家要采取多种多样适宜的方式,把美术作品送到人民群众中去。


真正伟大的美术精品总是充满民族性,蕴涵鲜明而浓郁的民族气质的,它们是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反映中国人民创造自己新生活的进程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立身之本。美术作品充满民族性的关键在于具有民族的精神,在于一个民族理解事物和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和眼光。每一个美术工作者都要在自己的实践中自觉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第一,自觉地珍视和充分地利用我们民族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自觉的把自己的艺术生命植根于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民族全面复兴而艰苦奋斗的伟大实践中。第三,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第四,当前在这个问题上,要特别注意反对那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思想。


普列汉诺夫说,“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它的时代的表现……而且愈是大作家,他的作品的性质由他的时代的性质而定的这种关联也就愈强烈、愈明显”。成功作品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能够做到以其“诗意的裁判”,以无限的热情和真诚,多姿多彩地充分显示和张扬时代的普遍精神。在当代中国,就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因此,美术创作应当深深扎根于当代现实的肥沃土壤之中,并且从我们的时代精神中,从它的激情和战斗中,从它的意向中吸取营养;创作者要提升自己的先进思想文化的水平和境界,特别是要有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这是确保中国当代艺术体现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和前进方向的关键;要着重刻画和歌颂那些具有思想力量、人格力量和实践力量的新人形象;要始终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提倡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促进欣赏者高尚时代风貌的建设;要在对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发扬、对世界文明成果的敏锐吸纳和对当今时代精神的深刻体验之上大力促进艺术创新;要以建设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为目标,以“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努力解决好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文化的传统性和当代性的关系,建构体现和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生活是发展真理的基地。到人民大众当中去,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去,到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去,那些构成中华民族“脊梁”的亿万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可以将美术观中最复杂的问题注释得极为简单、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