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高龄老人创建“万卷书屋”事迹
校园文化 | 来源:万卷美术学校    浏览数:    更新时间:2014-6-6

冯强文,一位83岁高龄的老人,用他27年的坚持,建起一个“万卷书屋”,让村里的5000余村民、学生,有书看,有报读,有史记。

  建“万卷书屋”的钱,是冯强文一元一元省下的;书,是他一本一本挑选的。买什么书、藏什么书,冯强文有自己的原则:“我不当藏书柜,凡是我决定收藏的书,都自己阅读过。即使工具书字典,辞书《辞海》都一页页读过。给孩子办的‘万卷书屋’中的书,没一本是‘死书’,每本书都是经过思考后购入的。”

   5月13日,已是初夏天气。因为预报有雨,天气阴沉,一阵清风吹来,凉意袭人。

  当天,记者要去采访秦都区渭滨街道办事处两寺渡东村的退休老教师冯强文。就在4月20日,他获得由中华书局、桐乡市(浙江)人民政府发起,光明日报社、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伯鸿书香奖”之“伯鸿书香人物提名奖”。

  83岁的冯强文是此次获奖人中年龄最大,更是西北省市获此奖项的第一人。

  他是怎样一位老人?是怎样一种力量,让他得以用27年的坚持,自费十几万元为村里建立起第一座书屋?不仅影响整个村庄的人,甚至下一代的人树立爱读书、读好书的观念和习惯!

  【一份荣誉】让他倍感珍惜 他说:“尽管83岁,在有生之年,还要把这件事情做到底!”

  上午9时半,走进两寺渡东村,一打听冯强文的家,村民们立刻热情地给记者指路。才刚靠近冯老家门口,远远听见村民忽高忽低的招呼声。“老校长”“老校长”,只见一位老者乐呵呵地矫健走来,个头不高,深蓝色的中山装洗得有些泛白,光着脚穿着一双黑色布鞋。

  走进冯强文的家。房间不大,家具陈旧、简陋,一张硬板床,床尾散落着报纸,墙壁上悬空钉着一张破旧的小学课桌,里边满满当当塞着书。靠门的一张小茶几上放着一本翻开的《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书页上到处是黑色钢笔标注的记号和文字。“这两天正在看!”

  倒完水,冯老笑着说,“看看我的奖杯吧!”说时,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盒子。双手轻轻托起书本形状的水晶奖杯。忆起当时领奖的情景,他依然记忆犹新。“和其他获奖人聊天后,我感觉自己在全民阅读推广方面,简直不值一提,还有点业余、低级,甚至有点简陋。他们通过网络推广或村舍推广图书馆等形式,真正是影响了一大批人热爱读书,而我只是坚持在村上小学办书屋、写村史、制板报,影响的大多是村上的孩子和村民而已。”冯强文说,即使如此,其他的获奖人却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他们说:“你的事迹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是挣工资,是职业,是工作,而你是用自己的精力,靠自己微薄的收入,用生命去做一件公益的事情。”

  因为年龄最大,所以冯强文是第一个上台领奖的。“印象最深的是,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给我颁奖时说的两句话,我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冯老师,年龄大了还能这样做,很尊重您;您做这事情有利于下一代,有利于群众,而且让娃娃养成读书习惯,这是最本质的素质教育’。”冯强文说,就那么简单几句,说得很中肯,特别鼓励他,他回来时常念叨着。

  冯强文告诉记者,这次去领奖,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尊重。“所以我特别珍惜这份荣誉。尽管83岁了,但是我还想在有生之年,把这件事情一直做下去。”

  【一个决心】让他办起“万卷书屋”

  他说,“一个学校,不能没有图书馆,娃娃爱看书,终身受用!”

  谈话间,冯强文不时地看着手表。“下午1点还要赶到学校开图书馆的门,娃娃们要在那个时间借书!”原来,冯强文的“万卷书屋”就设在两寺渡小学内,每天开放两次,上午8点到9点是给老师借书读报,下午1点到2点是给学生借书。

  午饭过后。阴沉的天空开始飘起小雨,冯强文连雨伞都没拿,就快步朝村南头的小学赶去。“你看,借书的娃娃都来啦!”刚走到校门口,冯强文指着正站着等候、怀里抱着书的3个孩子。“他们是四年级的!”冯强文准确地说。这时记者看看手表,时针指向下午一时。

  “冯校长,冯校长!”见到冯强文,孩子们高兴地跟在他后边,朝书屋走去。

  书屋是一排白墙青瓦的平房,顶头前门上方挂着一个牌匾,泛旧的红色底用毛笔写着“万卷书屋”四个大字。门前有一个宽敞的小院。种着竹子、松柏、桑树,郁郁葱葱,很是幽静。随着不断有孩子们的到来,小院逐渐热闹起来。对冯强文来说,这是他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孩子们问东问西,带些幼稚的话语总是把他逗得哈哈大笑。打开书屋的门,孩子们自顾自地拥进去,开始迫不及待地挑选喜欢的书籍。

  房间正中间摆放的自制书架已经破旧,被书压得已经变形,一侧墙边架子上放着各类整理好的报纸,一侧墙边放着两个大案几,上边摊开放着各类书籍,虽然书屋经历了几十年,显得陈旧、散发着潮湿的霉味,但这丝毫没影响孩子们选书的热情。他们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议论。

  趁着孩子们挑书,冯强文抬出一个小桌子放在屋外门边,然后,拿出用夹子夹好的一沓沓借书卡,按年级摆放整齐,坐在桌边等着登记。 他说,孩子们挑书时,他从不在书屋里面,担心孩子会放不开,不敢随意翻动。  说起这间书屋的建成,冯强文感慨万千。1986年,他从咸阳城内调回两寺渡村小学当校长。那时,两寺渡小学共有14个班,400多名学生,18名教师,学校仅订了一份《陕西日报》、一份《咸阳日报》(周三版),全校师生只在课本上转悠,此外再无别的知识来源。“一个学校怎么能没有图书馆,这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极为宝贵的物质资源、知识宝库、无声教师。”冯强文说,1987年春节时,村里人都忙着串门、拜年,他却一个人闷在家里整理图书,他将自己收藏的少儿读物2000多册、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图书1000多册、800多册连环画,2000册成人读物,整理好后找来木料,钉书架,把三间教室改装成图书室,并用“万卷书屋”命名图书馆。希望鼓励学生用读书破万卷的精神来读书。

  1987年春季开学时,“万卷书屋”在两寺渡小学成立。每天图书馆一开放,学生就争先恐后涌进来读书、借书。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随意挑选,可以拿回教室,也可以带回家,这是过去没有的事,现在有了,学生深感新鲜,老师也感到新鲜。

  【一种习惯】让他无论去哪,都是找书、买书

  他说:“图书馆需要更新书籍,孩子们需要接受新鲜知识!”

  “从图书馆正式开馆那天,我就没闲着,也没想到师生读书的热情那么高,那时,每天午饭后,只要图书馆一开放,就被老师和孩子们挤得满满的,孩子们甚至把借的书带回家和父母一起读。”

  冯强文回忆,1989年,两寺渡小学迁入新址,新校用一间60平方米的教室作为专用图书馆,万卷书屋最多时日图书流动量达到200多本。从两寺渡小学毕业的学生升入中学,依然利用节假日回校借书,而且常常还带上中学的好友,万卷书屋的读者从两寺渡,逐渐发展到了东南坊、过唐、大寨、留印等周围的六七个村子。

  借书人大增,“万卷书屋”的书也就非增不可。

  “那时候开始,我就思量怎么给书屋里增添书籍,更多的时候都是自费购买”,冯强文说,当时自己月工资52元,他每个月都必须省出8元、10元,用来买书。咸阳的书店挑遍了,冯强文就到就近的周边各县,找书店和旧书摊“淘宝”。“为了把钱省出来,能多买几本书,一次公交车都没舍得坐,一辆自行车满‘世界’跑。”

  为了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见到的每本书他都要亲自浏览,只有适合孩子的才会买。这样的“淘宝”不间断进行。有时一次买回30本、40本,最多时买过50本。咸阳的书店逛遍,冯强文就借出差到外地买书,延安、郑州、武汉、成都、天水等地的书店和书摊,冯强文都淘回了不少好书。

“不知道啥时起,我到哪里去旅游,第一站必定是书店。当别人每到一地,逛景点,买纪念品或地方特产,我就是到处找图书馆、书店,购买一批能代表或是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书籍。”“我觉得他们买的特产都不如我的书好,一吃一玩就没了,只有书能长期保存,受益终身”。

  1993年,作为教师的冯强文因为工作突出,有幸被乡政府组织到北京旅游。平生第一次来到祖国的首都。同行的人都急着要去天安门广场、长城等景点,可是,冯强文却私下里到处打听,哪里有书店?哪个书店的书最多、最全?

  几天的旅游结束。同行的人都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冯强文也提了一个大包。大家展示自己购买的土特产或是纪念品。“老冯,您买了什么好东西?”当冯强文拉开自己的包裹,所有的人都愣住了。老冯的包里除了书,还是书。就这,冯强文回到咸阳出火车站时,又闹出一个笑话。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知道坐火车也能超重”,冯强文说,出站时,站务员一把揪住自己就不让走,说是行李超重,一定要补票。为此,冯强文不得不又给80斤的书籍补了一张票。

  冯强文笑道,到现在还是一样,每个月都必须要买书,无论去哪里都是找书、挑书和买书。在他看来,这样的旅程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说话间,孩子们已经陆续挑选好自己心仪的书籍,“谭永名,借的什么书?”冯强文早已记得每个爱读书孩子的名字。拿出谭永名的借书卡,登记书名、日期、价格。“这孩

子爱读书,家是湖北的,父母在村里租房子,去年下半年才来学校,从10月份开始借书,今天这本已经是第33本了!”冯强文说,为了鼓励孩子多看书,只要有孩子看够15本书,就会送给孩子一本新书,作为奖励,同时,把看书多的孩子名字公布在图书馆门前的黑板报上,进行表扬。

  记者注意到,很多孩子手上的书并不是原书的封皮,而是重新包装订封。“书都这么旧,怎么还要登记书价?”记者有些疑惑。“书破损无法读了,或者丢了,就要按书价的

几倍赔偿啊!”冯强文转身压低声音告诉记者,“怎么可能真的让孩子们赔,只是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爱惜这来之不易的书籍。”

  这时候,记者才发现,很多书因为时间久远、借阅次数过多,已经破损。正如冯强文所说,书是好书,孩子们能读上本好书不易,所以一直都不舍得扔。只要有空,冯强文就会一本一本地修补损坏书籍。

  如果遇到放寒暑假,孩子们无法借书,冯强文说,他会提前把《咸阳日报》教育周刊版进行合订,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从这份报纸上学习其他同学优秀的作文写作,家长则可以了解其他学校的状态。

  如今,因为村里很多孩子都在城里上学,所以学校只剩下6个班,近300名学生,但无论学生多少,借书看书这种习惯一直都会坚持。

  【一种传承】让他发动村民一起写村史、办板报

  他说:“村史写大家,大家写村史,让后人记住先辈的业绩!”

  采访时,正赶上咸阳周陵文管所和周陵文苑研究院的相关工作人员来拜访冯强文。他们告诉记者,因为得知冯强文老人一直致力于民间文化的研究,所以特地赶过来学习交流,同时,也希望收藏老人编写的村史。

  “两寺渡东村是个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村子,无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文人志士层出不穷,不但古遗址众多,新农村建设成就也十分突出。”冯强文告诉记者,1993年他从小学校长的位子退休下来后,不但组织村民学习红色历史,办毛泽东诗词展览,还坚持办起村子的12块黑板报,十几年不间断,利用这个阵地向村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将村中的好人好事进行弘扬,深得村民好评。

  有感于两寺渡村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众多的人文资源,冯强文决定编写村史,让后人记住先辈的业绩。从此,在办黑板报的同时,冯强文走村串户就多了一项任务,与老人交谈了解更多村史,采写村中名人文章,搜集报刊上刊登的本村名人及事件的稿件,约请本村在外人士写怀念文章,“村史我已经全部写完,从2007年开始,16万字的《两寺渡村村史

文稿》第一集问世,1000册图书文图并茂,村民争相传看,这也鼓励我继续出版了第二集,第三集,直到现在的第六集。”冯强文说,每一集村史的出版都需要一万多元,而这些钱都是自己一点一点的积累,“村史一共有12集,等我再积攒一部分钱,再继续往下出版。”冯强文认为,村史是全方位记录两寺渡东村的光辉历史,这能让下一代记住先辈的创业史,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今年已经72岁的李双林正是受了冯强文的影响,不仅和他一起读书,甚至参与写史,他特别支持写村史这件事,他信心满满告诉记者,他是周村人,现在也在计划写他们村的村史。

  除了办图书馆,带动村民写村史,冯强文还坚持自办黑板报,用更通俗的形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2012年,冯强文开通了博客,甚至把黑板报搬上了网。

  【一个愿望】保留现有读者的基础上,影响、号召更多人看书

  他说:“书是越看越爱看,让越来越多人养成读书的习惯!”

  27年过去了,冯强文播撒下的“书香种子”在两寺渡已然发芽、开花、结果。全村5000多村民,有400多大学生,家家都有小书屋,十多户村民家藏书超满一书柜,冯兆华藏书六书柜,村上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咸阳日报等各类报刊三十多种、共计四百余份。

  两寺渡成了‘书香村’,我很欣慰。”冯强文说,尤其是现在村里的外来人口就有两万多人,房子也是越盖越多,但是很多家庭都没有书房,他就希望每个人家里都能有一个书柜、一张书桌、一盏台灯。让更多的人加入阅读的行列中来。

  谈到未来,他已经有些浑浊的目光中隐隐透出一丝的担忧。“我年纪眼看越来越大,很多事情已经力不从心,但是总要有人能继承,把文化书屋的事情做下去,接班人很难找”,冯强文说,他已经培养了3个人来办黑板报,他们都是村上有威信,能写文章,懂得编排的,做这些事都是义务,无收入,黑板每年刷漆、粉笔,都是自掏腰包,更重要的是要投入精力,黑板报上的内容有些也是要采访、编写的。

  相比办黑板报,能够打理图书馆的人就比较难找。因为是公益性的,甚至可能还要自己贴钱,所以很少有人愿意来做,“学校的图书馆包括村上的农家书屋现在都是我一个人打理,这些事情复杂而繁琐,至今也没人愿意干。”

  说到这些,冯强文还是比较乐观。他说:只要自己健在,就要发挥余热,尽心打理书屋,用执着告诉更多的人,加入读书的队伍,丰富了脑袋,就充实了生活,更能鼓了腰包。越来越多的人会从阅读中受益。读书、读好书,开卷一定有益,受益必定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