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创作更需要沟通产生更多价值
创作 | 来源:万卷美术学校    浏览数:    更新时间:2014-5-24

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沟通的结果,沟通实现艺术的多面思考哦,如何去沟通? 是每个美术家要思考的问题,傅老师经过多年实践写下如下文字供参考。

有了判断力,但是我还缺乏沟通能力啊,还是慢慢来,深呼吸。我又要问自己了,如何沟通,为何要沟通,什么方式沟通,沟通有程度吗?
然后发现问题远比想象中的还要复杂,沟通是2个人之间的思考,甚至是更多人的思考了,写个文章,画个作品,就会有无限的可能在沟通,沟通的基础是建立在一个语言的基础上,我学习过中文,就可能会得到更多中文信息,而要得到国外的信息,必须学好外语.但是如何要和古人沟通呢,那就要学会历史,但是商人呢?也就要学点商业知识,一个医生他也有可能懂艺术,那和他沟通就必须懂点医学,环境差异越大和别人沟通难度就越大,老师和学生间的沟通呢,可能是目前最好最容易的沟通渠道了,接触时间长,有很多共同的社会环境,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差异的,比方说所处时代历程和本身学识见长 ,这时候只能克服一些障碍去找再去共同点了,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也不因简单局限于只是去求教,老师看待学生也不会是一种单纯的教导,教学相长最讲究沟通互进了.一种沟通应该是平等的,一条河和这条河有所沟通就是在一个水平线上,要不就成了灌输了.往往大部分河流都不是在同一个水平位置,这是时候可能要求我们更加主动去牺牲自己一些东西了,比方我能安静地听完一个我完全听不懂的外国人讲的故事,我只能从他脸上看到笑容,对我来说这个透过脸部去沟通也是个办法,沟通的方式多样,可以是肢体的,也可是语言的,也可以是画面的,也可以其他方面的,要求单一的方式进行沟通,是行不通的,求同存异正是适应了这种现实,才得以发展. 青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在物理、数学等方面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对一般自然科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和广博的知识。12-16岁时,他已经熟悉了基础数学,包括微积分原理。17岁上大学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物理实验室里工作,迷恋于同经验直接接触”。其余时间,则主要用于自学理论物理。这些,为他后来的工作做了很好的准备,使他既能深刻地理解当前物理理论和实验的最新成就,又能娴熟地运用数学工具;正是这个强大的逻辑推理工具,把他的科学想象变成了科学定律。此外,他还聚精会神地阅读了伯恩斯坦的《自然科学通俗读本》。这部有五六卷的优秀作品,成功地帮助他了解到整个自然科学的主要成果和方法。所以多元化的知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的艺术创作加深和开拓。

而我的红色也许只能对某部分对此敏感的人进行沟通,但是不排除,色彩部分能打动的那部分人的,和形式上能打动的那部分人是不同的.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沟通深度,每种深度每种层次的人对同一件事情做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是丰富的,也是可变的,其实是由社会意识性质基础决定的.也就是常常我自己觉得很激动的事情或者作品,而别人却觉得无动于衷的原因,要别人激动也许就要考虑下别人的社会认识了,也会出现别人很激动,自己反倒没察觉的时候,沟通更像是种相互学习照顾的过程,那怕是很错误的意识进行沟通,它也在无时不刻在提醒你目前的位置,加深你对正确事物的判断.相似社会意识准则很可能同化我们的沟通,一个完全没任何人有异议的作品是缺乏沟通的,好像平静的湖面,得到的是权威和膜拜,失去的去交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正是说明了这点.无法想象一个年长学者对一个年幼学生的作品没任何意见,因为由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出来的人,对作品认识是不太一样的,做为学生,很大一部分知识来源于他的老师不断的沟通和指导教诲。

我在尽量多产生些设想和看法,这些看法和意见正是说明了由此产生沟通,一块木头它是不会有什么看法的,在此其中不能把学术意见和建议当作一个其他的政治性或者其他感情化的问题去讨论,每种环境都要用不同沟通方式,医生和病人最完美的沟通就是最终治好了病,一个医生不能对一个和他艺术看法不一样的病人说:假如你不赞成我的艺术观点我就不给你治病了,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不管你是什么样一个形式,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成功最终是要学生的进步,我们有不同意才有机会去沟通,碰撞.面对世界千差万别,沟通就是不变应万变的良策。

爱因斯坦上中学的时候,他就与两个青年朋友经常在晚上一起学习和讨论各家哲学著作,谈论哲学和科学的各种问题。即使到了大学读书,他仍有这个习惯,在苏黎世工业大学读书时,他与马尔塞耳?格罗斯曼建立了真正的友谊,这种友谊与它们共同的学习与志趣是分不开的。 后来,他的这位同学成为著名的大学数学教授和数学家,最后又帮他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因为广义相对论中不仅有物理学的论断和解释,还牵涉到一些数学问题,这方面他解决不了,才请格罗斯曼来帮忙的。由此可见,学习中的讨论交流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有时对双方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