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人体写生课程要点
色彩 | 来源:付老师    浏览数:    更新时间:2016-5-28


课程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写生的基本方法,运用色彩塑造人体结构,表达人物复杂细微的色彩变化,培养学生对人体美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油画人体艺术概述 

人体艺术在当今世界各地的艺术院校的教学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课程,人体艺术教学也是学院教学模式的一大特征。我国油画艺术最早的一批开拓者李铁夫、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吕斯百等人首先从法国引进了这种教学模式,而后我国派往苏联的几批留学生所接受的训练和带回的习作更多的也是人体艺术。近20多年来,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更是重视人体课的教学。人体教学的普遍展开,人体艺术作品在展览中的频频出现,也推动了人的观念的进一步开放。

追根溯源,人类的艺术发展表明,人体艺术在人类艺术的最原始形态时就存在于洞穴壁画之中。用于图腾崇拜的洞穴壁画也最早在混沌朦胧之中发挥了原始形态的艺术教育作用。

人类艺术演进的漫长历史,留下的无数裸体艺术珍品说明了人类观照自身的强烈欲望什么时候都没有停止过。人是宇宙演进至今最精微的物质形式。我们的形体、我们的肤发、我们的生命形态、我们的情感意念、我们的道德情操、我们的深沉思维等等,人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迄今为止人体被认为是物质变化最为完美的范例。

基于上述原因,人体作为我们永不枯竭的研究源泉是理所当然的。同时,我们的先民观照自身得到的大量珍宝般的艺术作品是我们学习的丰厚的遗产。虽然现代照相术的发展使人的生理状态可以无限精细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但艺术的精神性特征告诉我们,再高明的摄影术也不能代替绘画中人的精神意念活动的丰富性的展现,万卷美术自主教育课程中心付老师强调油画课程需要精心设计才能更好适应学生的学习。

油画人体写生的课题设计 

课题设计的原则要求:模特儿及其环境安排,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艺术趣味、形的因素、色的因素、体现艺术规律。
人体写生不同于其他课题的安排,模特儿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模特儿对人体艺术的理解与合作,模特儿自身的心理素质,指导教师对模特儿的动作设计,用以衬托人体的环境和背景设计等等,都会影响课题内容的实施,影响到教学效果。

一般可根据模特儿的形体特点设计动作。身材修长的女性,以站姿或卧姿为好,这样易于体现她的生理优势;而对于丰满的人体可设计坐跪、伏卧等姿,使其形体特征更为明显。

一般可根据模特儿肤色设计背景。白晰亮丽的肤色衬以中间色块或深色块均可有好的效果;较深肤色的模特,往往肤色就是中间色,故而衬以亮色背景为宜,或者用色的冷暖调原理使其对比加强。

 

油画人体写生的环境设计

在画室进行的人体写生课程中,背景与环境的设计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以具体的背景布相衬托;另一类是布置具体的生活环境。

背景布是丰富多彩的,是决定人体画效果的重要因素。

1、背景布不宜选用过于艳丽的布。背景布总是处于主体形的背面,起衬托作用,过分艳丽则向前面跑,喧宾夺主,不易形成视觉上的整体效应。

2、不宜用金、银纤维织成的有闪光效果的布。过多的高光点、面在背景上跳跃,也将使背景前抢,破坏整体关系的和谐。

3、选用布的色相调子要明确。红调、绿调、蓝调、黄调皆由背景布而定。由几块深浅不同的黄色能形成一种节奏感。由冷色块背景布向暖色块背景布的渐次变化也能形成节奏感。应避免由于背景色块冷暖大小过于均衡,而导致主体色调不鲜明的状况。

4、不同质地的布料的运用。在总体色调的统制下,不同质地的布,亦能起到丰富画面的作用。

5、布纹皱折的有效利用,对画面的结构和节奏感均起重要作用。

(一)具体生活环境背景

在教室的有限空间里,安排一定的生活环境是受很多限制的,其背景的有效部分往往只在于道具的摆设。比如安排一个农妇沐浴的场面,澡盆、水桶、浴巾等可以找到,而墙壁、窗户等则相去甚远。因此在进行这一类人体写生时,往往需要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将教室的墙面改画成他记忆中的农家居室的墙壁。这类写生亦可让学生借助照片和速写等资料完成。这类人体写生大体可在下述一些题材中进行:①沐浴类;②梳妆类;③休闲类;④田园牧歌类;⑤体力劳动类;⑥体育竞技类等。图12-9,《夏夜》,人体的大部分经过写生完成,环境通过照片资料完成。

(二)想象背景

在高年级的人体教学中,我们可着眼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有少量作业不安排任何背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处理背景。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经验,我们应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并帮助他们将想象变成画面的审美因素。教师指导得法,将会有丰富生动的教学效果。模特儿这时已成为学生创作活动的母题,学生作业将不再是千人一面了。

油画人体写生的动作设计

人体艺术的动作设计,仅仅在于选取人类日常活动中的适合于绘画的某种动态的瞬间,并保持其动态的长久性,别无其他。

人的日常活动动态大体是站、坐、躺、卧、蹬、跪的静态动作和这些静态动作的变换过程中出现的动作连续状态。人类剧烈和急速的运动虽在艺术作品中也屡见不鲜,但在人体写生中则因其难度过大,无法实施,而加以回避。

人体教学中,模特儿动作的安排一般应考虑到下述基本原则:

1、动作的安排均须具有审美意义,自然、协调、体现节奏感。站姿人体,要考虑到头、胸、臀三大体块的互动关系,动态线与垂直线的互相关系,各部分肌肉的紧张与松驰的对应关系等。总之,动态要杜绝僵直,“动态宁过而勿不及”的说法是有利于体现动态的生命感的。

2、动作的安排须考虑到有利于显示模特儿本身的形体特征。如男性肌肉的力量感在动作设计中应予以充分的考虑;身材优美的模特儿应在站姿动作中体现其优势;身材矮胖的人则可通过动作的摆设使其体型更具有个性。

3、动态的难度不宜过大,否则模特儿过于劳累,动作的稳定难以持久。

 

人体色彩变化规律

人体的色彩极其丰富,大自然缤纷的色彩在人体上都可以找得到。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人类肤色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即是同一人种,由于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的不同,肤色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如常在海上作业的渔民与城市工厂的工人肤色显然不同。同一人种同样的生活环境也有因遗传因子的变异而带来的肤色的不同。同一个人,身体的不同部位的肤色也有明显变化。加之光源色、环境色的影响,所以,在艺术作品中人体的肤色是十分丰富的色彩总和。难怪英国美术史论家肯尼思·克拉克在他的《人体艺术论》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狄德罗说过:‘成百上千的画家连肉都没有感受就离世而去了。’实际是数以千位画家(我还想多加一些)都已感觉到了肉,但却无法将这种肉感表现出来。颜色既非白色亦非桃红色,虽然堪称柔滑细腻而又具有变幻莫测的感触的;虽然吸收了光却也返照出光却也返照细却富有弹性;姿色倾城却昙花一现;天生丽质和哀伤之情相互交织……这些千姿百态的实际存在——对于仅仅以粘粘的颜料和涂抹这种颜料的笔为手段的画家来说,如此难以解决的问题无疑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恐怕只有三个人确实游到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彼岸,他们是提香、鲁本斯、雷诺阿。

虽则人体绘画中肤色、质感的表现有其相当的难度,然而并非无规律可循。

(一)色彩的大关系的涂绘

在画室里进行的人体绘画课题,人体总是置于一定的环境中,不论是背景衬托下的人体还是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的人体,与背景环境总存在着一定的色彩和空间关系。这种对此关系根据执教者的设计,可以是对比度很强的画面,亦可以是对比度较弱、画面朦胧感较强的画面;可以是对比色的关系,亦可以是类似色的关系。总之,这种大的关系决定了画面的大调。

(二)色彩的微差

在常人的眼中,一个人皮肤白晰或黝黑,似乎从头至脚都是如此,而事实上人体的各部分均存在色彩的微差。从上而下,头部、颈部、胸部、腰部、大腿、小腿、脚存在着色彩的渐变、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裸露和非裸露之故,一部分是微血管在皮下的分布状态所至,还有受光多少不一等。我们敏锐的视觉可以感受到这种区别,我们要通过比较达到相对准确地把握肤色的微差并表现之。图12-18中,各部分肌肤色彩的微差就把握得相当精彩。

(三)形色合一的深入塑造

“有形无色的油画是素描,有色无形的油画不是画”。色彩的表情作用是通过形的控制而发挥效应的,画面上的颜色只有放在它所在的空间位置上才起作用。表现实体形和表现空间形都是在造型。人体上色彩由暗部向明部的转化,转折面上色彩冷暖的把握,肌体的起伏与凹凸结构的互相连接,骨头的具体形的塑造,肤色晶莹的质地,肌体柔软的弹性体块,皮下血脉的分布等等,都是我们在处理形色关系时要考虑的。总之,人体的生命状态全靠调色板上的若干种颜色的调配并在画面上作形色合一的深刻塑造。


色彩的生命线——冷暖对比

色彩的冷暖关系是贯串始终的生命线。人体肌肤的生命感,正是通过动态和肌肤色彩的冷暖对比表现的。以一种单一的皮肤色的涂抹不可能达到真实塑造的目的。比如在雷诺阿的人体画作中,我们看到了光斑闪烁在人体上,人体的生命感就显示得充分。不少人不敢于在人体上运用冷暖对比的规律,甚至不敢用冷色和暖色调和颜料,以为那样会弄脏了画面,实在是认识上的误区。


画室光线布置

给模特儿的布光,对显示模特儿的美感往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达·芬奇就很重视光照,他要人们在薄暮的神密的微光中观察妇人的面部,以此探察表情的秘密。

(一)天光

光由上而下被认为是最佳光线。对站姿、坐姿的人体,光由上而下顺着人的头部、躯干、下肢的结构顺序而行,有一种渐变的节奏。光照的多少与人体结构的主次相合。

(二)侧面光

一般是从斜上方投向模特儿,效果仅次于天光,因与人们平常实际生活采光极其一致,故有种平易近人之感。

(三)平光

许多设备简陋的学校,利用一般教室作画室,多个窗户而造成多种光照,人体上光线分散,看不出较明显的明暗面。这样的光线对那些重结构的画面较好。

(四)逆光

人体绘画中取逆光角度的不多。在画室中,由于人多,可能需要某些人从某个近于逆光的角度作画。逆光下往往产生效果强烈的艺术作品。

(五)灯光

表现由下而上的光照效果。在人体写生中设计这样的课题对培养学生的多种绘画能力是有好处的。


现代观念的人体艺术

人类艺术发展到印象主义时,他们对光色的深入研究并使其科学化的目的是更加真实地表现对象;到点彩派的出现,有的人发现路已走到尽头,这种对物象极端真实描写的愿望渐渐化成对形的破坏和色的变更。修拉、西涅克的人体艺术中不再有光滑的皮肤,无数单纯的冷暖色点充实画面。他们的历史功绩是完成了由传统技法向现代技法的转变。人们对艺术的真谛的认识,渐渐地从对客体的模仿转而更多地强调心灵的情感和画面的形式表现。

现代艺术观念所宣示的是对古希腊以来人类囿于自然的表象的真实之中的艺术的反动,人们在不满足于过去所取得成就的同时,又陷入新的苦恼之中,于是,不约而同的去寻找更新的、更深的更多层次的宣泄方式。在人体艺术中,传统的审美标准一概被打破,比例、线条皮肤质感、形的优美、流动的血液等等不再在人体中出现。